陈皮制作工艺流程:采果、选果、洗果、开皮、晾晒等步骤详解

2024-10-2567阅读0评论采柑人

陈皮,广为人知的食材与药材,其制作过程极为讲究,细节丰富。从采摘果实到妥善存储,每一步都紧密关联着最终的品质。这个过程蕴含着代代相传的匠人精神,正因如此,新会陈皮在市场上独领风骚,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。

采果环节至关重要

采果是陈皮制作的开端,直接影响着原料的品质。以新会为例,制作陈皮的果实来源非常讲究。果农们会在立秋至小寒前这一特定时段,采摘大红柑、二红柑和青皮等。采摘时,他们严格遵循“破损果不采、阴雨天不采”的原则。在当地柑园,果农们细致地挑选柑果,仅选取一年中生长最为优良的果实。这些果实富含丰富的内涵物质,是确保陈皮品质的基础。而且,根据不同成熟阶段的果实制作陈皮,可以产生不同色泽和风味的陈皮,如柑青皮、微红皮和大红皮等。

陈皮制作工艺流程:采果、选果、洗果、开皮、晾晒等步骤详解

采摘的时节各异,柑果的皮色也大相径庭。立秋至寒露期间,柑果呈青褐色至青黑色,皮薄质硬,口感苦涩,却散发着香气;寒露至小雪时,柑果变为黄褐色至黄棕色,皮稍厚,味道辛中带甜,香气袭人;而小雪至小寒期间,柑果皮色转为棕红色至棕黑色,皮厚肉软,略带辛甜和香气。这些陈皮各有特点,用途和风味也各不相同。

选果遵循严格标准

并非所有柑果都适宜制作陈皮。如前所述,破损的果实不宜采摘,而且在挑选时,还需注意每棵柑树上柑果的生长状况。在新会的陈皮产业基地,果农们扮演着质检员的角色,凭借经验,从众多柑果中筛选出表皮光滑、无病虫害的优质果实。尽管这个过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,但却是确保陈皮高品质的不可或缺环节。因为只有品质上乘的柑果,其皮质才佳,所含物质也更为丰富,所制陈皮在陈化过程中的效果才会更佳。唯有精心挑选果实,才能为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。

挑选果实看似容易,实则挑战重重。天气状况对果实选择同样起着关键作用。若遇连绵阴雨,果农只得耐心等待晴朗天气,方可采摘与挑选。这既是对果农耐心的考验,也是对陈皮产业链应对能力的挑战。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仍能保持初心,坚持这一严谨的选果标准,是陈皮传统制作工艺得以传承的核心所在。

洗果保证卫生状况

采果与选果完毕后,对果实进行清洗,这是对陈皮成品安全与卫生负责的体现。在新会陈皮的加工坊中,洗果环节严格执行专业规范。清洗时需使用清水,以去除柑果表面的尘埃、杂质,以及潜在的农药残留。工作人员会逐一检查柑果的清洗效果,确保每一片表皮都得到了彻底的清洁。

洗果并非只是简单的清洗过程,它还是提升陈皮品质的辅助方法之一。清洗干净的柑果能确保在后续制作过程中不受杂质影响。这就像我们在烹饪时需要洗净食材一样,若柑果清洗不彻底,最终制成的陈皮质量可能存在问题。洗果是保证陈皮制作工艺连贯性和品质稳定的关键步骤之一。

开皮采用传统刀法

洗果完毕,便进入了开皮步骤。在新会的陈皮制作传统中,这一环节尤为讲究。通常,工匠们会使用正三刀和对称二刀的方法来开皮。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手持锋利的刀,在柑果上熟练操作。在此过程中,必须确保不破坏柑皮的完整性。比如,李师傅这位老匠人,在这个环节已有数十年的经验。无论是正三刀还是对称二刀法,他的技艺都堪称一绝,每次都能完好无损地取下柑果的皮。

传统的人工剥皮技术,尽管其效率不及机械剥皮,却拥有独特的优势。它能够以规范、标准的方式减少对果肉的损害,进而有效降低果汁对柑皮的影响。这一点在陈皮的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。因为如果果汁过多地附着在柑皮上,将可能对柑皮的晾晒、反皮和陈化等后续工序造成影响,进而影响陈皮的整体品质。

晾晒蒸发水分留存营养

开皮之后,晾晒工序便启动了。在陈皮的制作过程中,晾晒是关键步骤,需要把果皮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四到五个小时。这样做是为了让柑皮里的水分慢慢挥发,同时还能保留其内部的营养成分。在新会农村的晒场上,果农们将剥好的柑皮整齐地铺在通风透气、阴凉的地方。他们明白,若是急于求成,用高温烘干或直接暴晒的方法,柑皮里的营养成分就会流失。

陈家,这个世代传承陈皮制作的世家,一直恪守着传统的晾晒工艺。他们坚信,唯有自然日光晒制的陈皮,才能达到上乘的品质。那独特的晒制方法,让阳光与柑皮缓缓交融,既保证了柑皮的适度干燥,又使其中物质的自然转化更加纯粹,从而为陈皮的陈化打下了坚实的品质基础。

反皮与自然晒制

柑皮晾晒水分蒸发后,必须立刻进行反皮处理。在新会的作坊中,工人们迅速将柑皮翻转展开,呈现出陈皮的典型形状。反皮完成后,接着要在阳光下晒干。这一过程有助于水分进一步蒸发,确保陈皮干燥。新会陈皮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无需烘干,也不依赖抽湿设备,完全依靠自然晒干和自然陈化。

陈皮经过自然晒制,能充分吸收阳光的滋养,整个晒制过程中,陈皮仿佛在经历一场阳光下的蜕变。这种生晒方法不会损害陈皮的活性成分,反而有助于其后续的陈化。无论是街头的小店还是规模较大的陈皮生产商,都坚持这一传统做法。晒场上摆满了陈皮,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,逐渐完成转变,最终成为口感独特、香气四溢的上等陈皮。

陈化翻晒与存储

柑皮晒干之后,便需移至仓库进行储存和陈放。选用通风性佳的包装容器,比如不锈钢网箱、麻袋、草编袋或布袋等,将陈皮妥善摆放于仓库内,任其自然陈化,历经春夏秋冬。然而,这其中仍有许多细节需留意。每年的二月至五月,正值潮湿季节,此时应关闭仓库门,并将每堆陈皮严密包裹,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。

自五月起,阳光日渐明媚,陈皮每年自五月至十一月需经历翻晒。将新皮取出,晒过之后,再存放回仓库,耐心等待其自然陈化。翻晒不仅能使陈皮在陈化时保持干燥,更能有效防止虫蛀和霉变。在陈皮产业的仓库中,管理人员如同守护者,根据不同季节采取相应措施,只为确保陈皮品质上乘。你了解除了文中提及的传统容器,还有哪些容器适宜陈皮陈化储存吗?欢迎点赞、分享,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新会陈皮知识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