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会陈皮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90亿,高质量发展亮点与抓手有哪些?
这世道陈皮都能年入190亿,我瞧着手里的辣条,突然觉得这零食味道差点意思。3月15号,新会区办了个发布会,那陈皮简直被吹得跟上市公司财报似的。
种橘子也能种出上市公司
新会那帮家伙种了七千多户柑橘树,总面积差不多能跟半个澳门媲美。最逗的是,他们给每块地都安了个GPS,就怕有人偷他们家的橘子。2022年,这帮家伙愣是摘了十四万吨果子,晒出了七千多吨陈皮,这东西够全国人民泡上三十年的陈皮普洱茶了。
种橘子都能整出个大数据系统,那隔壁老王种了十年的白菜,竟然还在用那老掉牙的算盘记账。现如今,新会的柑农们出门都带个二维码,一扫就能知道自家的橘子是哪天施肥的,这比查高考成绩还清楚明了。
一块陈皮三种吃法
这帮家伙把陈皮玩得跟花儿似的。泡个茶那是最基本的玩法,做菜加点调味那是中级玩法,最厉害的居然有人拿陈皮泡脚,还说什么能治香港脚——要真那么神,广东拖鞋厂都得关门大吉了。
奶茶店都来赶时髦,弄了个陈皮珍珠奶茶。下次能不能来点新花样,比如陈皮辣条?这样咱们吃泡面的也能尝尝那190亿的快乐滋味。
打假比扫黄还严格
为了保住这金光闪闪的牌子,他们弄了个《保护法》,听说抓到卖假陈皮的比逮住小偷罚得更狠。追溯系统里存了九千多户种植者的资料,查假货比翻开酒店入住记录还简单。
那回,菜市场的大妈把橘皮混进了陈皮里,结果市场监管的人追着她查了老远。现在,新会那儿的陈皮贩子都跟银行押钞员似的,柜台都装了防弹玻璃,那扫码枪准得跟AK47似的。
陈皮比比特币还稳
老茶友们心知肚明,十年陈的皮儿能贵得跟啥似的。去年那拍卖会上,一罐80年代的陈皮,居然卖出了能买学区房首付的价。我劝那些炒房团们,要不改行炒陈皮,至少不会像房子那样烂尾。
听说新会人娶媳妇儿都得拿陈皮当聘礼,丈母娘一瞧年份就能摸清男方家底。1998年的陈皮比1998年的红酒还火,因为红酒喝完就没了,陈皮还能继续泡。
文旅届的泥石流
这地方搞旅游开发,别人都是弄个山水古镇,咱们新会就另辟蹊径,搞了个陈皮主题公园。游客一来,先得去晒场逛逛,然后体验剥橘子,最后还得被推销买陈皮——这操作流程,简直比卖保健品的讲座还熟练。
最逗的是,他们搞了个陈皮大餐,从开胃菜到甜品,全都是陈皮的香气。记得上次有个四川来的家伙眼泪汪汪地求火锅,结果服务员一挥手,端上来的是一锅陈皮火锅底料,那场面,简直了。
500亿的小目标
这群家伙胃口简直膨胀得不行,张口就提产值要冲到500亿。照这势头下去,将来联合国开大会说不定得拿陈皮当礼物,连马斯克移民火星都得带上两斤陈皮以防晕船。
听说那帮人打算弄个陈皮交易中心,咱们干脆来个陈皮股市场,K线图用陈皮丝来摆,要是涨停了,咱们就撒一把陈皮粉庆祝,热闹得很。
问题来了啊:要是有人送你一百斤陈皮,你是打算把它当宝贝一样珍藏,还是直接换成辣条爽一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