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制作陈皮的详细方法:选皮、清洗、晾晒与保存技巧
听说有人高价收陈皮?别天真了,你那垃圾桶里的橘皮就能解决。搁三年是陈皮,搁三天就是厨余,关键看你会不会玩这套。
选皮是个技术活
别用那超市打折的橘子来糊弄人,那东西皮薄得跟纸一样,晒干后只剩下一丝孤寂。咱们广东新会的柑橘那可是行业里的佼佼者,皮厚得都能当鞋垫使。要是真找不到,就去菜市场挑那些长得最丑的土橘子,丑得越离谱,味道越地道。
撕皮别跟壮汉似的硬来,用水果刀轻轻划个十字,就能剥出个完整的“菊花”。隔壁的王大爷上次炫技,结果把皮扯成了二维码,现在就只能泡脚了。记好了,带白瓤的才是好皮,只削外层的那是削苹果的。
洗皮比洗头讲究
冲个两下水就能当心理慰藉。正经来一套,得泡个十分钟,还得拿牙刷给橘皮来个深度SPA,农药残留比前任还黏人。去年那谁,楼下的小李偷了个懒,没刷得彻底,晒干的陈皮泡茶,那味道,简直像洗洁精泡了茶。
洗完澡,别学那些偶像剧里的人甩头发,得用厨房纸巾把头发擦干,这才是正确的做法。要是水珠没擦干净,三天后你就能收获一窝绿毛,别人还以为你在培养外星生物。学学张阿姨,她家的晾衣架上常年飘着橘子皮,远远看去,就像挂了一排咸鱼似的。
晒皮堪比修仙渡劫
那阳台上的铁丝网,简直就是个免费的晾衣架,北边的小伙伴可得小心了,别让那雾霾给毁了衣服。南边的小伙伴们更悲催,要是碰上回南天,干脆改行做霉豆腐算了。记得去年李大厨晒的那陈皮,结果长出了蘑菇,现在还在朋友圈里成了笑料。
每天对待橘皮的态度比对待牛排还虔诚,晒完这一面还得翻另一面。赵姐家的猫儿,就爱偷吃那些半熟货,现在看到橘子就摆出一副要拉屎的姿势。得晒到橘皮敲起来像木鱼响才算达标,软绵绵的只能算果脯。
存皮要有地下党精神
玻璃罐儿比塑料瓶儿牢靠,这事不用多解释,你瞧,我前年用矿泉水瓶儿存的那陈皮,现在喝起来跟汽油似的。老周那家伙还往罐儿里扔花椒防虫,结果煮红烧肉的时候,竟然吃出了麻辣香锅的味道。
三个月一开罐,跟挖古墓似的,霉货赶紧扔。孙医生那1988年的陈皮,被老婆当破烂给扔了,现在看病就给病人开“忘忧散”。记好了,藏得跟藏私房钱似的陈皮才是真宝贝。
陈皮用法能出书
泡茶这活儿忒low,咱这地儿的老广煲汤,随手扔俩东西,那汤鲜得能让人眉毛都跳起来。西安那刘叔,用这汤泡馍,吃完连放屁都带点养生范儿。更绝的是楼下那烧烤摊的王哥,他那撒了陈皮粉的烤鸡翅,比什么伟哥都抢手。
十年陈皮带证,药店收了能换台大冰箱。自家做的可别随便卖,去年就有人网上卖自制的陈皮,结果买家说煮出来跟泡脚水似的,差点儿闹到315去投诉。
时间才是终极boss
别信那些“三天速成陈皮”的胡扯,那东西其实就是晒干的橘子皮。正宗的陈皮,得经历三个黄梅天的考验,就跟中年人的婚姻一样复杂。吴老板那罐存了二十年的陈皮,妥妥地锁在保险柜里,钥匙还系在狗脖子上,够保险。
听说有人想靠烤箱快马加鞭?咱得讲点良心。在陈皮圈,那可是有讲究的,晒干的瞧不上烘的,自然陈的又看不上做旧的。你爷爷传下来的那块陈皮,现在都能换个小户型学区房了。
你家那阳台上的橘子皮,能撑到老娘哪天忍无可忍,直接给扔进垃圾桶里,算是个啥日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