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会陈皮: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一两陈皮一两金的美誉
新会陈皮,这可是广东江门新会区的招牌货,据说“一两陈皮一两金”,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?但你有没有留意,市面上卖的大多都是二红皮?为啥正宗的大红皮这么难觅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“陈皮界”的奥秘。
新会陈皮的来历
新会陈皮,说白了就是新会柑那层皮。新会柑,俗称“大红柑”,从摘果到变陈,得经过洗果、剥皮、晒干、翻皮等一系列繁琐步骤,还得晾晒三年以上,才算得上正宗的“新会陈皮”。这东西早在元代就有记载,《汤液本草》里就提到“橘皮颜色红润,存放久者为上品”,明代张浩在《仁术便览》中也赞它“广而红者为佳”。
这东西听起来挺高大上,实则不过是个水果皮。但说真的,新会陈皮的用处远不止是当果皮那么简单。它,在做饭、泡茶、食品制作里头都挺受欢迎的。特别是大红皮,那香味和口感简直秒杀二红皮,所以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。
大红皮和二红皮的区别
这大红皮和二红皮,主要看新会柑熟到啥程度。二红皮,就是那果实熟了七成左右就摘了,颜色,青里透红,红里带青,乱七八糟的。大红皮,得熟到九成以上,这时候摘的,颜色,黄里透红,鲜明得很,一看就明白。
这大红皮口感香味简直秒杀其他货色,可咋市场上二红皮却成了主流?说到底,这事得怪果农的种植套路。他们等果子半熟就赶紧摘,这样树上的营养才不会全被掏空,明年还能接着大丰收。
为啥果农偏爱二红皮
种新会柑那果农,他们可不是光图咱们这些吃货高兴,自己还得盘算着钱袋子。要是都等到皮儿红彤彤的再摘,那树上的营养都得被榨光,明年产量得掉一大截。为了保住产量,果农得使劲施肥,这样一来,种果子的成本自然就水涨船高了。
所以,果农们偏爱的摘果时间是在果子半熟的时候,也就是那个二红皮的时候。这样一弄,果子能早点儿卖出去,树也不会太累。这就难怪你去新会摘个柑橘,果农给的基本都是二红皮的,有时候甚至还是青皮的。
陈皮市场的潜规则
新会陈皮那东西挺火,大家抢着要。可那大红皮产量少得可怜,贵得要死,咱们这种普通老百姓哪买得起。反观二红皮,产量高,价格也亲民,自然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。
这大红皮,有人夸它是“陈皮界的奢侈品”,而二红皮,就是咱们老百姓的日常选择。这说法虽然有点吹牛,但还真反映了市场上的真实情况。要是你想入手大红皮,可得准备好荷包鼓鼓的,还得有关系门路。
陈皮的收藏价值
这新会陈皮,不光能当调料,还能当宝贝藏。越放越香,价儿也跟着水涨船高。听说,存个十年以上的,价格能翻上好几番。
可不是每块陈皮都值得藏。那大红皮,熟得透透的,香得跟啥似的,放久了品质更上一层楼,收藏价当然也水涨船高。二红皮虽然也能放,但跟大红皮比,就差点火候了。
如何挑选好陈皮
选陈皮,得先瞧颜色。那红彤彤的皮,颜色是黄里透红,再看看二红皮,青里藏着红。接着,闻闻香味。正宗的陈皮香得让人心醉,绝不会让你鼻子难受。最后,得瞧瞧年份。年头越老,这陈皮就越值钱。
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使坏,用染色术或加香精的伎俩来冒充优质陈皮,买的时候可得留个心眼。最好是找信誉好的商家,或者干脆去新会那地儿亲自挑挑。
你有没有试过买新会陈皮?是选那红彤彤的大皮还是二皮?个人觉得哪个好,你来评论区说说看,分享一下你的心得!